民國年間,戰爭不斷,丈夫戰死沙場后,妻子改嫁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,一般情況下,不會受到世俗的指責。
1947年5月,國軍中將張靈甫在孟良崮兵敗身亡后,新婚妻子王玉齡痛哭不已。生前,王玉齡對張靈甫的感情很深,丈夫戰死后,他拒絕再嫁,努力撫養二人的孩子,獨守空房75年,直到逝世。
王玉齡有著良好的出身,典型的大家閨秀,張靈甫戰死后,再嫁一個好人家對她來說并不難。王玉齡守身如玉,對待愛情忠貞不渝的態度,令人敬佩不已,綻放出了自己的魅力。
年輕時的王玉齡很漂亮,1946年冬,在南京街頭,拍下了這張照片。
當年,王玉齡芳齡十八歲,嫁給張靈甫一年多了,住在今南京白下區二條巷51號。從這張照片來看,王玉齡面容姣好,對著鏡頭微笑,穿著打扮很時髦,就是放到現在,也不過時。
1928年,王玉齡在長沙出生,祖籍在安徽舒城。從小,王玉齡不為穿衣吃飯擔憂,父系家族多年來經商有道,富甲一方,成為湖南名副其實的望族。
在母親的教導下,王玉齡從小學習婦禮,進入學堂接受教育。抗日戰爭期間,日本人占領了湖南,在長沙燒殺搶掠,王玉齡跟隨家人南逃,一路來到湘西偏遠的小縣城慈利,在那里學習生活。
從小,王玉齡極度仇恨日本人,日軍燒毀了她的家,殺害了中國無數百姓,王玉齡都看在眼里,經歷過這些事。
王玉齡長大后,不論在台灣還是在美國,她從不買日貨,不與日本人打交道。經歷過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,沒有一個不恨日本人的,要是沒有這種民族精神,中國就危險了。
抗日戰爭勝利后,大家閨秀的王玉齡,成為眾多將領追求的對象。王玉齡回到湖南后,經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主婚,嫁給了張靈甫,這樁婚事轟動一時。
一方面,張靈甫是抗日名將,娶了王玉齡這個大家閨秀,郎才女貌,肯定是一樁新聞。另一方面,時年42歲的張靈甫,此前有過一段婚事,且背有「殺前妻」的事情,再次娶妻,必定會更加引人注意。
婚后,張靈甫王玉齡夫婦過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,在74軍的將官太太中,數王玉齡最懂事。平日,王玉齡嫻靜、與世無爭,對人寬容,用從小跟母親學的婦禮,把丈夫照顧得十分妥當,外人羨煞這對恩愛的夫妻。
戰爭是無情的,1947年5月,在孟良崮戰役中,張靈甫兵敗身亡,王玉齡失去了心愛的丈夫,一連痛哭數月,不愿接受這殘酷的現實。
張靈甫戰死后,王玉齡年僅19歲,此時她的處境艱難,上有老母需要贍養,下有幼兒撫養,壓力可想而知。
有好心人為王玉齡考慮,勸她趁著還年輕,改嫁一戶好人家,減輕身上的擔子,都被她嚴詞拒絕了。
張靈甫身死的那一刻,王玉齡已經暗暗發誓了,終身不嫁,努力撫養兒子張道宇長大成人。
王玉齡為人友善,張靈甫戰死后,74軍上至長官,下至普通戰士,對她一直很敬重,有困難會伸以援手。
1949年4月,國軍在正面戰場敗局已定,王玉齡只得帶著母親和幼兒去台灣。在台灣生活期間,王玉齡一家的日子過得很拮據,靠著撫恤金度日。
蔣介石很摳門,給王玉齡每月的撫恤金僅僅只有幾十斤米,王玉齡為將來考慮,決定出國學習,自謀出路,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。
在孫立人的幫助下,25歲的王玉齡拿到護照,只身前往美國闖蕩,留下了老母和孩子托人照料。
帶著奮斗的決心,在美期間,王玉齡刻苦努力,考上了大學,得到了一份好工作。期間,美麗端莊的王玉齡,引來了無數的追求者,不乏達官顯貴。面對種種誘惑,王玉齡不忘初心,堅持不嫁,母子二人相依為命。
1973年,在周總理的邀請下,王玉齡打消顧慮,重回大陸故土。
身為女子,王玉齡有著強烈的是非觀,以國家、民族利益為重。晚年,王玉齡支持兩岸統一,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做了不少工作。
在王玉齡的培養下,兒子張道宇學業有成,畢業后創辦了屬于自己的公司,生意興隆,不再為生計發愁了。
王玉齡在美國工作了近二十年,退休后隨兒子回到祖國,定居上海。2021年10月9日,王玉齡在上海病逝,享年94歲。
王玉齡是令人尊敬的女子,她性格堅強,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是非觀。王玉齡19歲失去丈夫,直到病逝,獨守空閨75年,不曾改嫁,為丈夫和家人付出了全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