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肉養根:往盆底放些「它們」,葉子肥成球,根須擠滿盆!再也不爛根

 

拇指大的多肉,有人1年就能養爆盆,有人卻養了3年都不見長大,到底是怎麼回事?要想肉肉長爆盆,盆底需要放點東西!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一個簡單的捷徑:往盆底放些下面的這些東西,就能讓皮實的多肉株苗葉子肥成球,根須擠滿盆。

 

柳樹枝+煤渣

柳樹枝因為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水楊酸,所以才會被人們頻繁地用于養花,而且在養花的期間占據著一席之地。而燃燒徹底的煤渣雖然沒有足夠的營養物質,但是其結構穩定,不容易發生變化,所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,用于養殖多肉植物,往往能夠事半功倍,讓土壤透氣肥沃的同時,不斷地壯大肉根。

通常需要先將新鮮的柳樹枝帶回家,然后用開水燙燙,簡單的殺菌消毒,而此后則需要盡量地將其切成5-8厘米左右的長度,平鋪在花盆的底部,然后再將多次用水浸泡、沖洗,晾曬干透的煤渣撒在上面,之后覆蓋上多肉專用的營養土,栽種上自己中意的多肉植物,即可保其健康成長,根部越來越壯實。

當然,由于柳樹枝和煤渣都是不可循環利用的東西,而且其功效會在多肉一天天長大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削弱,所以,若是想要一直穩定效果,就需要間隔上一年半載更換上一次。當然,若是感覺換盆土麻煩,則可將植物連帶著根部、土壤,一起填充到鋪墊了柳樹枝和煤渣的新花盆里。

堅果殼+草木灰

堅果殼里面豐富的粗纖維,也是壯大肉根的關鍵。但是因為現代人吃堅果,大部分人都偏愛多種口味,所以在用于養花前,需要對此簡單處理。將其浸泡在水里,然后間隔一段時間就換水一次,重新沖洗,去掉里面的鹽分以及調料等。

此后,將堅果殼曬干之后,即可碾壓,將其制成「片狀」的東西,鋪墊在花土的上方。一層堅果殼,一層薄薄的草木灰,不斷地重復上2、3遍,即可鋪墊上準備好的營養土,然后栽種多肉。

這樣的做法雖然看似復雜,卻能在后續的養多肉期間發揮出良好的效果。而且借助草木灰里的鉀元素增強多肉的抗病能力,以及遏制住細菌和害蟲的滋生和繁殖,最大限度上降低養花人日常管理的難度以及繁瑣程度。

骨粉

「骨粉」中含有豐富的鈣、磷等微量元素,可以緩慢釋放養分,非常適合多肉。雞骨、豬骨、魚骨等洗干凈后放在陽光下暴曬至干燥,然后用小錘子敲碎即可,可以直接拿來拌土種多肉。

給多肉上骨粉的時候,可以換盆的時候,撒2勺在盆底,作為底肥,一年一次;也可以在盆沿挖2-3個小洞,舀半勺倒入洞里,埋上土,作為追肥。2個月1次。

緩釋肥

因為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就長在貧瘠的土地上,沒人澆水,也沒人給它施肥,肉肉照樣長得又大又壯的,所以好多肉友就人為多肉植物是不需要施肥的。其實不然,貧瘠的土壤只能讓多肉維持生存,任何植物想要長得更好,還是需要適當的施肥的。

所以,陽台多肉瘦小難長胖的時候,我們可以適當的施以「緩釋肥」。通常,多肉植物的個頭比較小,花盆不大,所以土壤也會比較少,我們總是擔心肥大燒根。而專門針對多肉植物的緩釋肥,養分釋放的過程比較緩慢,所以不用擔心燒根的問題。而且,一袋子緩釋肥能用一兩年,一次用4、5顆就夠了。

大家可以直接舀一小勺顆粒緩釋肥,直接撒在多肉的盆土表面,或者挖坑埋進土里。等到澆水的時候,緩釋肥的養分,就會隨著水分被根系吸收,多肉就會長得蹭蹭得!

蛋殼粉

很多養花的朋友用雞蛋殼來養花,同樣,蛋殼還可以用來養胖多肉,只要稍微處理一下就好了。

將蛋殼清洗干凈放在陽光下暴曬,干燥后直接用腳踩碎即可拿來拌土。蛋殼中含有較多的鈣元素,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,另一方面又可以緩慢釋放養分給多肉植物吸收。

陶粒

陶粒是大部分多肉愛好者,都知道的植料,它像一個個小球,非常輕,里面疏松多孔,疏松透氣,還能能夠吸收多余的水分,非常適合養多肉。種多肉之前,要在多肉花盆的盆底,墊2-3層厚度的陶粒,然后再填入多肉土壤,種上多肉!

底部的陶粒,充當多肉的瀝水透氣層,如果出現澆水過多的情況,陶粒就會吸收盆底多余水分,防止積水漚根,另外,陶粒的透氣性能,非常有利于多肉根系的生長,讓根系又粗又多!

松針

除了陶粒,可以預防多肉爛根以外,在路邊還有一種隨處可見,不花錢的好東西,墊在盆底,也能讓多肉不爛根,它就是松針!到綠化帶的松樹底下,搜集一些干燥的、發黑或者呈現褐色的松針,不要那種還是綠色剛落下來的松針。把搜集到的松針,攤在太陽下,暴曬3-5天。或者噴灑一些多菌靈溶液,消毒殺菌。

把處理好的松針,鋪一層在多肉盆底,厚度大概3-5厘米。然后,把盆里倒入營養土,再種上多肉,就可以啦!松針疏松透氣,能起到很好的瀝水功能,讓多肉不會積水爛根,根系又壯又密!

總結,這些骨粉、緩釋肥、蛋殼粉等,都間接的增強了土壤的肥力,即使是陽台多肉,也能被養的胖胖的。一句話,多肉養的好不好,土是關鍵!用養分足、透氣性好的土壤種多肉,肉肉不會爛根,根好了,肉肉自然而然就爆長個頭兒,胖起來了。

用戶評論